传统技艺

界首彩陶烧制技艺

发布日期:2025-03-06  来源:

一、历史渊源

‌起源‌: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,与唐三彩工艺一脉相承,经宋元发展逐渐成熟,明清时期形成独特风格。1999年淮北柳孜运河出土的界首三彩陶片印证其千年传承史‌。

‌文化根基‌:技艺依托沙颍河流域的黄胶泥资源,以田营镇“十三窑”为核心产区,世代传承农耕文化与民间信仰,曾作为婚嫁礼器象征吉祥‌。


二、技艺流程

‌选泥与制坯‌

精选当地黄胶泥,经晾晒、浸泡、揉炼后,手工拉坯塑形,器型涵盖梅瓶、长颈瓶、石榴瓶等,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‌。

‌刻花与装饰‌

陶胎半干时,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、戏剧人物等纹样,融合木版年画线刻技法与剪纸艺术,形成“刀马人”等经典主题‌。

‌施釉与烧制‌

采用铅土等天然釉料,经三次窑烧(素烧、釉烧、彩烧),温度控制达1200℃以上,最终呈现赭红胎体与翠绿、土黄釉色交织的三彩效果‌。


三、艺术特色

‌造型古朴‌:器形厚重饱满,颈部与底部常饰二方连续纹样,坛罐类器物兼具唐代唐三彩遗韵与民间生活气息‌。

‌装饰多元‌:题材涵盖自然生灵(如《蝉之歌》)、传统戏剧(如《铡美案》场景)及吉祥符号,技法以剔、刻、刮为主,形成黑白灰层次感‌。

‌色彩瑰丽‌:釉色明艳,绿、黄、褐三色自然晕染,釉面晶莹透亮,兼具唐三彩的华美与民间艺术的质朴‌。


四、传承与创新

‌非遗保护‌: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,2018年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,卢窑村传承人卢一林等通过“非遗工坊”培养年轻学徒‌。

‌现代转型‌:开发文具、饰品等文创产品,并运用VR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,实现彩陶纹饰360°展示与虚拟制陶体验‌。


五、主要产地

‌田营十三窑‌:历史上以卢窑、魏窑等13个窑口为中心,现集中于界首市田营镇工艺陶瓷厂,保留传统窑炉与手工生产模式‌。


六、历史地位

界首彩陶被誉为“东方艺术瑰宝”,其烧制技艺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,见证了中国陶瓷史与民间美学的交融,至今仍通过科技赋能焕发新生‌。


相关新闻